在生态绿化护坡时,对于坡度较陡(>50o)的边坡,需要采取植被恢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才能够达到更好的绿化护坡效果。
利用植被绿化护坡,就是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抓住土壤,使边坡表土固结,可有效防止面蚀和细沟状侵蚀,防治水土流失。植被对坡面的覆盖可以调节边坡表土的湿润程度,防止风沙的侵蚀。
植被绿化护坡应当对边坡所处的地理位置、坡向、坡高、坡比、土质、土层厚度、气候及水文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论证各项特征值,评价和划分立地条件类型,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确定绿化护坡施工方案。
常见的边坡绿化防护主要有以下九种:
对于坡度小于1.0:1.5、高度6m以下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宜采取常规种草绿化护坡。
常规种草绿化护坡首先需要整治坡面,根据坡面的土质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当土质适宜时,可直接植草;若坡面土质不宜于植草,应先铺垫土质适宜的种植土层;在风沙坡地应先布置沙障固定流沙,然后播种草籽。
常规种草还应根据不同的坡面情况和不同的草种,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一般有直播法和植苗法两种;直播法可采用穴播、沟播、水力播种等方法,通常采用草籽加土拌合后,均匀播种在表土适当翻松的坡面上;植苗法可采用穴植、沟植等种植方法,苗木亦可采用裸根苗或带坨苗种植。
在草种选择方面,应以根系发达、茎秆低矮、枝叶茂盛,生长力强,多年生长为宜。
常规植草要合理选择植草期,暖季型草宜在春末至初夏种植,冷季型草宜在夏末种植,不应在入伏或入冬后种草;春秋季节是比较适宜的植草季节,不应在干燥的风季和暴雨季节播种。播种后及时洒水养护,坡土干燥时应连续数周撒水,以保持土中适宜的水分为度。洒水时间应在早晨和日落期间,不得在中午酷热时浇水。
种草后1~2年内,应对边坡进行必要的封禁和抚育管理。大部分草种寿命为5~6年,为了防止坡面植物退化,应尽可能采用多草种混播,使之生成一个良好的覆盖层和多样化的植物景观。
铺草皮绿化护坡,是将人工培育、生长优良、健壮的草坪,用平板铲或起草皮机铲起,运至需绿化的坡面,按照一定的大小规格重新铺植,使坡面迅速形成草坪的护坡绿化技术,也是传统绿化护坡常用的防护措施,铺植草皮绿化护坡的特点是施工简单、工程造价较低,同时还具有成坪时间短、护坡功能见效快、施工季节限制少和前期管理难度大的特点。
铺植草皮绿化护坡适用于附近草皮来源较易、保证养护用水持续供给性好的区域。铺植草皮的作用与传统种草措施相同,并且绿化护坡效果更好,常用于填方边坡。
在实际工程绿化中,各类土质边坡均可应用铺植草皮方式进行绿化护坡,如:高陡的土坡上、严重风化的岩层、成岩作用差的软岩层边坡等。坡度不超过1:1,局部可不陡于1:0.75,坡高不超过10m的稳定边坡均可使用。
铺植草皮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可施工,适宜施工季节为春秋两季。
铺草披护坡施工工序为:平整坡面→准备草皮→铺草皮→前期养护。
草坪植生带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依据特定的生产工艺,把草种、肥料、保水剂等按一定的密度定植在可自然降解的无纺布或其它材料上,经过机器的滚压和针刺,形成的一定规格的产品。草坪植生带护坡是一项新技术,在国外应用较早,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制和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开发建设项目边坡防护中得到广泛推广。
防汛袋草坪植生带护坡具有以下特点:
①植生带置草种与肥料于一体,播种施肥均匀,数量精确,草种、肥料不易移动;
②具有保水和避免水流冲失草种的性质;
③草种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建植成坪快;
④采用可自然降解的纸或无纺布等作为底布,与地表吸附作用强,腐烂后可转化为肥料;
⑤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贮藏,可根据需要常年生产,生产速度快,产品成卷入库,贮存容易,运输、搬运轻便灵活;
⑥施工省时、省工,操作简便,并可根据需要任意裁剪。
草坪植生带绿化护坡方式在我国各地均可应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保证养护用水的持续供给。一般用于土质填方坡高一般不超过10m的稳定边坡,如土质路堤边坡和土质路堑边坡,土石混合填方边坡经处理后可用。常用坡率1:1.5~1:2.0,坡率超过1:2.5时应结合其它方法使用。
草坪种子带绿化施工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
草坪植生带绿化护坡施工工序为:平整坡面→开挖沟槽→铺植生带→覆土、洒水→前期养护。
三维植被网植草绿化护坡是指利用活性植物并结合土工合成材料等工程材料,在坡面构建一个具有自身生长能力的防护系统,通过植物的生长对边坡进行加固的一门新技术。可以根据边坡地形、土质和区域气候特点,在边坡表面覆盖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并按一定的配比组合与间距种植多种植物。
三维植被网植草绿化护坡具有以下特点:
① 固土性能优良;
②消能作用明显;
③网络加筋作用突出;
④保温功能良好。
三维植被网植草绿化护坡在我国各地均可应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保证养护用水的持续供给。高度不超过10m的各类稳定土质边坡均可应用(常用坡率1:1.5,一般不超过1:1.0,坡率大于1:1.0时慎用),包括挖方和填方边坡,强风化岩石边坡也可应用,土石混合填方边坡经处理后可用。
三维植被网植草绿化护坡施工应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
三维植被网护坡施工工序为:准备工作→铺网→覆土→播种→前期养护。
挖沟植草护坡是指在坡面上按一定的行距人工开挖楔形沟,在沟内回填改良客土,并铺设三维植被网(或土工网、土工隔栅),然后进行喷播绿化的一种护坡技术。该项技术是传统沟播、三维植被网和液压喷播3种护坡方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三者的优点,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得该项技术应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可用于坡率为1:1.0的较陡边坡,并可用于泥岩、页岩等软岩边坡。
挖沟植草护坡具有:
①适用范围广;
②固土性能优良、消能作用明显;
③成坪速度快、草坪覆盖度大,草坪均匀度大、质量高等特点。
挖沟植草绿化护坡在我国各地均可应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保证养护用水的持续供给。通常适于泥岩、页岩及泥、页岩互层等易开挖沟槽的软质岩挖方稳定边坡,每级高度不超过10m;常用坡率1:1.0~1:2.5,坡率超过1:1.0时应结合坡面锚杆使用,坡率不得超过1:0.75。
挖沟植草绿化护坡施工应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
挖沟植草植草护坡施工工序为:平整坡面→排水设施施工→楔形沟施工→回填客土→三维植被网施工→喷播施工→盖无纺布→前期养护。
喷播木纤维喷播植草是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开发的一种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稳定边坡的机械化快速植草工程,把优选出来的喷播木纤维、绿化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纤维覆盖物、着色剂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喷浆,通过液压喷播机直接喷射到待绿化区域上的一种植草方法。
喷播木纤维喷播植草的特点是:
①施工简单、速度快;
②施工质量高,草籽喷播均匀发芽快、整齐一致;
③防护效果好,正常情况下,喷播一个月后坡面植物覆盖率可达70%以上,2个月后形成防护、绿化功能;
④适用性广;
⑤工程造价低。
目前,国内喷播木纤维喷播植草绿化护坡在公路、铁路、路堤、城市建设等部门边坡防护与植被建设工程中使用较多。
喷播木纤维喷播植草在我国各地区均可应用,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保证养护用水的持续供给。
喷播木纤维喷播植草常用于土质填方不超过10m的稳定边坡,土石混合填方边坡经处理后可用,也可用于土质挖方边坡。常用坡率1:1.5~1:2.0,坡率超过1:2.5时应结合其它方法使用。
一般施工应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应尽量避免在暴雨季节施工。
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施工工序为:平整坡面→排水设施施工→喷播施工→盖无纺布→前期养护。
生态袋植生袋生物绿化护坡技术是将选定的植物种子通过两层木浆纸附着在可降解的纤维材料编织袋的内侧,施工时在植被袋内装入营养土,封口后按照坡面防护要求码放,经过浇水养护,即能够实现边坡防护与绿化的目的。
生态灌浆技术是沿用工程灌浆的一项新技术,主要使用于石质堆渣等地表物质呈块状、空隙大、缺少植物生长土壤物质基础的区域。应用时,先把植被恢复机质材料,黏土、水根据一定的比例配置成浆状,然后对表层的植物生长层进行灌浆;这样不仅可使表层稳定,起到防渗作用,而且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土壤和肥力条件,使植物恢复成为可能。生态灌浆技术主要用于石质堆渣高陡边坡的局部绿化。
植被毯是利用稻草、麦秸等为原料作载体层,在载体层添加草种、保水剂、营养土等材料制成的绿化护坡资材。植被毯的结构分上网、植物纤维层、种子层、木浆纸层和下网五层。植被毯可固定土壤,增加地面粗糙度,减少和减缓坡面径流,缓解雨水对坡面表土的冲刷;在植被毯中加入肥料、保水剂等材料,为植物种子出苗及后期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人工养护有一定困难的区域,植被毯的应用可大大减少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量。